当前位置 博文首页 > 梦行健的专栏:人工智能传奇——关于AI起源与发展的故事

    梦行健的专栏:人工智能传奇——关于AI起源与发展的故事

    作者:[db:作者] 时间:2021-08-29 19:33

    人工智能传奇

    ?????? ?——关于AI起源与发展的故事


    ??? 1997511日北京时间早晨450分,一台名叫“深蓝”的超级电脑在棋盘C4处落下最后一颗棋子,全世界都听到了震撼世纪的叫杀声──“将军!”这场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终于以机器获胜的结局降下了帏幕。

    “深蓝”是一台智能电脑,是人工智能的杰作。新闻媒体以挑衅性的标题不断地发问:电脑战胜是一个人,还是整个人类的智能?连棋王都认了输,下一次人类还将输掉什么?智慧输掉了,人类还剩些什么?于是,人工智能又一次成为万众关注的焦点,成为电脑科学界引以自豪的学科。

    人工智能(AI)伴随着电脑生长,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半个世纪的艰难历程,已经是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借“人机大战”的硝烟尚未散尽之机,让我们一同走近人工智能,对这一新兴学科的历史和发展作一番较为系统的回顾。

    一、图林与人工智能

    介绍人工智能,不能不从图林说起。英国著名学者阿兰·图林(A.Turing不仅以“纸上下棋机”率先探讨了下棋与机器智能的联系,他还是举世公认的“人工智能之父”。

    ?图林的一生充满着未解之谜,他就像上天派往下界的神祗,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为人间留下了智慧,留下了深邃的思想,后人必须为之思索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许多文献甚至提出,图林不仅是“人工智能之父”,他也是“计算机之父”。曾担任过冯·诺依曼助手的美国学者弗兰克尔这样写到:“许多人都推举冯·诺依曼为计算机之父,然而我确信他本人从来不会促成这个错误。或许,他可以被恰当地称为助产士,但是他曾向我,并且我肯定他也曾向别人坚决强调:如果不考虑巴贝奇、阿达和其他人早先提出的有关概念,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属于图林。”

    正是冯·诺依曼本人亲手把“计算机之父”的桂冠转戴在图林头上。直到现在,计算机界仍有个一年一度“图林奖”,由美国计算机学会(ACM)颁发给世界上最优秀的电脑科学家,像科学界的诺贝尔奖金那样,是电脑领域的最高荣誉。阿兰·图林以其独特的洞察力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理论思想,似乎都成为计算机发展史不断追逐的目标,不断地被以后的发展证明其正确性。

    图林191262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孩提时代性格活泼好动。3岁那年,他进行了在科学实验方面的首次尝试──把玩具木头人的胳膊掰下来种植到花园里,想让它们长成更多的木头人。 8岁时,图林尝试着写了一部科学著作,题名《关于一种显微镜》,这个小孩虽然连单词都拼错了许多,但毕竟写得还像那么回事。在书的开头和结尾,图林都用同一句话首先你必须知道光是直的前后呼应,但中间的内容很短很短,可谓短得破了科学著作的纪录。

    1931年,图林考入英国剑桥皇家学院。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不到一年,他就发表了几篇很有份量的数学论文,被选为皇家学院最年轻的研究员,年仅22岁。1937年,伦敦权威的数学杂志又收到图林一篇论文《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作为阐明现代电脑原理的开山之作,被永远载入了计算机的发展史册。这篇论文原本是为了解决一个基础性的数学问题:是否只要给人以足够的时间演算,数学函数都能够通过有限次机械步骤求得解答?传统数学家当然只会想到用公式推导证明它是否成立,可是图林独辟蹊径地想出了一台冥冥之中的机器。

    图林想象的机器说起来很简单:该计算机使用一条无限长度的纸带,纸带被划分成许多方格,有的方格被画上斜线,代表”1”;有的没有画任何线条,代表”0”。该计算机有一个读写头部件,可以从带子上读出信息,也可以往空方格里写下信息。该计算机仅有的功能是:把纸带向右移动一格,然后把”1”变成”0”,或者相反把”0”变成”1”

    图林设计的理想计算机被后人称为图林机,实际上是一种不考虑硬件状态的计算机逻辑结构。图林还提出可以设计出另一种万能图林机,用来模拟其它任何一台图林机工作,从而首创了通用计算机的原始模型。图林甚至还想到把程序和数据都储存在纸带上,比冯·诺依曼更早提出了储存程序的概念。

    阿兰·图林对计算机科学的贡献也并非停留在纸上谈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图林应征入伍,在战时英国情报中心布雷契莱庄园Bletchiy)从事破译德军密码的工作,与战友们一起制作了第一台密码破译机。在图林理论指导下,这个庄园后来还研制出破译密码的专用电子管计算机巨人Colossus),在盟军诺曼底登陆等战役中立下了丰功伟绩。

    1945年,脱下军装的图林,带着大英帝国授予的最高荣誉勋章,被录用为泰丁顿国家物理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由于有了布雷契莱的实践,他提交了一份自动计算机的设计方案,领导一批优秀的电子工程师,着手制造一种名叫ACE的电脑。1950年,ACE电脑样机公开表演,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快最强有力的电子计算机之一。

    1950年,图林来到曼彻斯特大学任教,并被指定为该大学自动计算机项目的负责人。就在这年10月,他的又一篇划时代论文《计算机与智能》发表。这篇文章后来被改名为《机器能思维吗?》,它引来的惊雷,今天还在震撼着电脑的世纪。在第一代电脑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这篇论文甚至可以作为第五代电脑第六代电脑的宣言书。

    图林写道:你无法制造一台替你思考的机器,这是人们一般会毫无疑义接受下来的老生长谈。我的论点是:与人脑的活动方式极为相似的机器是可以制造出来的。更有趣的是,图林还设计了一个图林试验,试图通过让机器模仿人回答某些问题,判断它是否具备智能。图林试验采用模式,即观察者通过控制打字机向两个试验对象通话,其中一个是人,另一个是机器。要求观察者不断提出各种问题,从而辨别回答者是人还是机器。图林还为这项试验亲自拟定了几个示范性问题:

    问:请给我写出有关第四号桥主题的十四行诗。

    答:不要问我这道题,我从来不会写诗。

    问:3495770764等于多少?

    答:(停30秒后)105721

    问:你会下国际象棋吗?

    答:是的。

    问:我在我的K1处有棋子K;你仅在K6处有棋子K,在R1处有棋子R。现在轮到你走,你应该下那步棋?

    答:(停15秒钟后)棋子R走到R8处,将军!

    图林指出:如果机器在某些现实的条件下,能够非常好地模仿人回答问题,以至提问者在相当长时间里误认它不是机器,那么机器就可以被认为是能够思维的。

    从表面上看,要使机器回答按一定范围提出的问题似乎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通过编制特殊的程序来实现。然而,如果提问者并不遵循常规标准,编制回答的程序是极其困难的事情。例如,提问与回答呈现出下列状况:

    问:你会下国际象棋吗?

    答:是的。

    问:你会下国际象棋吗?

    答:是的。

    问:请再次回答,你会下国际象棋吗?

    答:是的。

    你多半会想到,面前的这位是一部笨机器。如果提问与回答呈现出另一种状态:

    问:你会下国际象棋吗?

    答:是的。

    问:你会下国际象棋吗?

    答:是的,我不是已经说过了吗?

    问:请再次回答,你会下国际象棋吗?

    答:你烦不烦,干嘛老提同样的问题。

    那么,你面前的这位,大概是人而不是机器。上述两种对话的区别在于,第一种可明显地感到回答者是从知识库里提取简单的答案,第二种则具有分析综合的能力,回答者知道观察者在反复提出同样的问题。图林试验没有规定问题的范围和提问的标准,如果想要制造出能通过试验的机器,以我们现在的技术水平,必须在电脑中储存人类所有可以想到的问题,储存对这些问题的所有合乎常理的回答,并且还需要理智地作出选择。

    图林曾预言,随着电脑科学和机器智能的发展,本世纪末将会出现这样的机器。在这点上,图林也过于乐观。但是,图林试验大胆地提出机器思维的概念,为人工智能确定了奋斗的目标,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经过人工智能学者几十年不懈努力,目前的电脑已经学习得相当聪明199311月,美国波士顿电脑博物馆曾公开举行了一次图林试验。该博物馆聘请了10位没有受过电脑训练的波士顿市民充当裁判,他们的任务是通过14分钟问答交谈,判别参赛者是电脑还是人。经过3小时的试验,居然有4个软件骗过了至少1位裁判,它们侃谈的话题分别是人际关系和大学生活等。有人不解地问道:难道图林的预言已经实现了?一位程序编制者解释说:参赛的软件都是围绕特定的话题先存入了许多问题和答案,机器根据裁判提问中的关键词对号入座,无非故意摹仿人作答时的语气来欺骗裁判。科学家仍然一致认为,要完全按照图林的设想不规定话题,那么人工智能还要走过漫长的路程。比赛组委会也对实现这一目标的软件选手悬赏10万美金。

    1954年,图林就要跨进他人生的第42个年头,风华正茂,正处于生命最辉煌的创造巅峰期,计算机科学界翘首等待着他新的发现和发明。68日清晨,图林的女管家象往常一样走进他的卧室,台灯还亮着,书桌上放着一封准备寄出的信,床头柜上有个只吃了一小半的苹果。图林安祥地沉睡在床上,他永远地睡着了,再也没有醒来……

    阿兰·图林,一颗正在升起的巨星突然陨落,巨大的噩耗震惊了全世界。就在他吃剩的那只苹果里,法医检验出氰化钾残液。朋友们绝不相信所谓图林服毒自杀的传闻,认为图林可能死于无法解释的意外事故,他的死无疑是电脑科学界的巨大损失。

    图林开创了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人工智能,虽然他当时并没有明确使用这个术语。把图林奖获奖者作一统计后就会发现,许多电脑科学家恰好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例如,1969图林奖获得者是哈佛大学的明斯基(M.Minsky);1971图林奖获得者是达特莫斯大学的麦卡锡(J.McCarthy);1975图林奖则由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纽厄尔(A.Newell)和赫伯特·西蒙(H.Simon)共同获得。正是这些人,把图林开创的事业演绎为意义深远的达特莫斯会议

    二、达特莫斯会议

    1956年夏天,美国达特莫斯大学(Dartmouth)召开了一次影响深远的历史性会议。这次聚会本来属于朋友间沙龙式的学术研讨,与会者也仅仅只有10个人。主要发起人是该校青年助教麦卡锡,此外会议发起者还有哈佛大学明斯基、贝尔实验室申龙(E.Shannon)和IBM公司信息研究中心罗彻斯特(N.Lochester),他们邀请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纽厄尔和赫伯特·西蒙、麻省理工学院塞夫里奇(O.Selfridge)和索罗门夫(R.Solomamff),以及IBM公司塞缪尔(A.Samuel)和莫尔(T.More)。这些青年学者的研究专业包括数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信息论和电脑科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的可能性。他们的名字人们并不陌生,例如申龙是《信息论》的创始人,塞缪尔编写了第一个电脑跳棋程序,麦卡锡、明斯基、纽厄尔和西蒙都是图林奖的获奖者。

    达特莫斯会议历时长达两个多月,学者们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这一术语,标志着人工智能(AI)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式诞生。

    智能是人类具有的特征之一,然而,对于什么是人类智能(或者说智力),科学界至今还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定义。有人从生物学角度定义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有人从心理学角度定义为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甚至有人同义反复地把它定义为获得能力的能力,或者不求甚解地说它就是智力测验所测量的那种东西。正如《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的那样,这些定义并未被人们所普遍接受。既然连人类智能都无法给出精确的定义,对人工智能也只好众说纷纭了。例如,西蒙认为:AI是学会怎样编制计算机程序完成机智的行为,学习人类怎样做这些机智行为;明斯基则认为人工智能一方面帮助人的思考,另一方面使计算机更有用。鉴于图林是用行为来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麻省理工学院温斯顿(P.Winston)在AI教科书里下定义说: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的工作。

    让我们姑且接受温斯顿的这种含糊的定义,它至少使我们明确了,达特莫斯会议确立的这一新兴学科,研究的对象仍然是一种电脑系统,这种电脑能够表现出人类智力活动的特征,从而延伸和放大人类的智能。

    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现代电脑是一种具有高超能力的机器,它的种类多,价格低,体积小,用途广,它在计算、控制和数据处理方面,广泛替代人类完成了大量的工作,甚至比人做得更加出色。那么,不妨仿照图林试验,请它做几件简单的工作,探讨这种机器的智能究竟能达到多高的水平。让世界上运算速度最高的超级电脑计算一个小小的题目:树上有10只鸟,被猎人用枪打下1只,问树上还剩下几只鸟?这台超级电脑或许对此不屑一顾,或许会在0.0000000001秒时间内,斩钉截铁地输出答案”9只!如果你把同样的问题问小学一年级学生,有谁会回答说是”9呢?连小学生都能正确推理的问题,电脑却不会。

    幼儿园的孩子也能自己横穿马路。老师告诉他:过马路前先向两边看,附近没有汽车再横穿。小朋友记住了这些常识,即使在较远处有驶来的汽车,他也敢于不慌不忙穿过马路。现在,假如有一位盲人也想横穿马路,请来电脑帮助计算。那么,电脑会向他提出各种问题:马路宽度是多少米?附近有汽车吗?最近的一辆离我们多远?时速是每小时多少公里?这些都是电脑计算所必须输入的基本数据,它不会根据生活常识进行模糊判断。

    无须把试验继续进行下去。凡是长期与电脑打交道的人难免会产生这些的感觉:一方面,电脑能计算出10亿位的π值,能快速处理全国人口普查的海量数据,能精确地控制宇宙飞船登上月球的每一步骤,使任何聪明绝顶的人在它面前都相形见绌;另一方面,电脑的智力水平可以说连普通3岁孩童都不如。正如1980年国外有人给它下的一个通俗的定义:快速的、按规矩行事的傻子机器。

    人工智能科学想要解决的问题,是让电脑也具有人类那种听、说、读、写、思考、学习、适应环境变化、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等等能力。换言之,人工智能是电脑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近期目标是让电脑更聪明、更有用,它的远期目标是使电脑变成像人一样具有智能的机器

    1956年作为人工智能兴起的标志事出有因:就在这一年,塞缪尔的《跳棋机》电脑程序研制成功,揭开了机器挑战人类智能的序幕,直到40年后把卡斯帕洛夫逼下了棋王宝座,机器博弈也成为AI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三、机器数学家

    1956AI研究另外一个重大的突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