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博文首页 > weixin_34219944的博客:系列之2-神经网络中反向传播与梯度下降

    weixin_34219944的博客:系列之2-神经网络中反向传播与梯度下降

    作者:[db:作者] 时间:2021-08-29 19:31

    全套教程请点击:微软 AI 开发教程

    预警:本篇博客中会涉及到偏导数的概念,但是非常初级,很容易理解,建议硬着头皮看,跟着算一遍,看完之后保证会觉得人生美好了很多。

    反向传播和梯度下降这两个词,第一眼看上去似懂非懂,不明觉厉。这两个概念是整个神经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误差函数/损失函数的概念分不开的。

    神经网络训练的最基本的思想就是:先“蒙”一个结果,我们叫预测结果a,看看这个预测结果和事先标记好的训练集中的真实结果y之间的差距,然后调整策略,再试一次,这一次就不是“蒙”了,而是有依据地向正确的方向靠近。如此反复多次,一直到预测结果和真实结果之间相差无几,亦即|a-y|->0,就结束训练。

    在神经网络训练中,我们把“蒙”叫做初始化,可以随机,也可以根据以前的经验给定初始值。即使是“蒙”,也是有技术含量的。

    通俗地理解反向传播

    举个通俗的例子,Bob拿了一支没有准星的步枪,或者是准星有bug,或者是Bob眼神儿不好看不清靶子,或者是雾很大......反正就是Bob很倒霉。第一次试枪后,拉回靶子一看,弹着点偏左了,于是在第二次试枪时,Bob就会有意识地向右侧偏几毫米,再看靶子上的弹着点,如此反复几次,Bob就会掌握这支步枪的脾气了。下图显示了Bob的5次试枪过程:

    700062-20181112130108327-832337200.png

    在这个例子中:

    • 每次试枪弹着点和靶心之间的差距就叫做误差,可以用一个误差函数来表示,比如差距的绝对值,如图中的红色线。
    • 一共试枪5次,就是迭代/训练了5次的过程 。
    • 每次试枪后,把靶子拉回来看弹着点,然后调整下一次的射击角度的过程,叫做反向传播。注意,把靶子拉回来看和跑到靶子前面去看有本质的区别,后者容易有生命危险,因为还有别的射击者。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是,在数学概念中,人跑到靶子前面去看,叫做正向微分;把靶子拉回来看,叫做反向微分。
    • 每次调整角度的数值和方向,叫做梯度。比如向右侧调整1毫米,或者向左下方调整2毫米。如图中的绿色矢量线。

    上图是每次单发点射,所以每次训练样本的个数是1。在实际的神经网络训练中,通常需要多个样本,做批量训练,以避免单个样本本身采样时带来的误差。在本例中,多个样本可以描述为连发射击,假设一次可以连打3发子弹,每次的离散程度都类似,如下图所示:

    700062-20181112130134837-1967065410.png

    • 如果每次3发子弹连发,这3发子弹的弹着点和靶心之间的差距之和再除以3,叫做损失,可以用损失函数来表示。

    其实损失就是所有样本的误差的总和,所以有时候损失函数可以和误差函数混用概念。

    其实射击还不这么简单,如果是远距离狙击,还要考虑空气阻力和风速,在神经网络里,空气阻力和风速可以对应到隐藏层的概念上。

    用数学概念理解反向传播

    我们再用一个纯数学的例子来说明反向传播的概念。

    假设我们有一个函数 \(z = x * y,其中: x = w * 2 + b, y = b + 1,即: z = (w * 2 + b) * (b + 1)\)

    关系如下图:

    700062-20181112130159201-698762216.png

    注意这里x, y, z不是变量,w, b是才变量,因为在神经网络中,我们要最终求解的是w和b的值,x,y,z只是样本值。

    当w = 3, b = 4时,会得到如下结果

    700062-20181112130218655-503204350.png

    最终的z值,受到了前面很多因素的影响:变量w,变量b,计算式x,计算式y。常数是个定值,不考虑。目前的z=50,如果我们想让z变大一些,w和b应该如何变化呢?

    我们从z开始一层一层向回看,图中各节点关于变量b的偏导计算结果如下图:

    700062-20181112130237169-437040234.png

    因为z = x * y,其中x = w * 2 + b,y = b + 1
    所以:

    \[\frac{\partial{z}}{\partial{b}}=\frac{\partial{z}}{\partial{x}}*\frac{\partial{x}}{\partial{b}}+\frac{\partial{z}}{\partial{y}}*\frac{\partial{y}}{\partial{b}}=5*1+10*1=15\]

    其中:

    \[\frac{\partial{z}}{\partial{x}}=\frac{\partial{}}{\partial{x}}(x*y)=y=5\]
    \[\frac{\partial{z}}{\partial{y}}=\frac{\partial{}}{\partial{y}}(x*y)=x=10\]
    \[\frac{\partial{x}}{\partial{b}}=\frac{\partial{}}{\partial{b}}(w*2+b)=1\]
    \[\frac{\partial{y}}{\partial{b}}=\frac{\partial{}}{\partial{b}}(b+1)=1\]

    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是:z = x * y = 10 * 5 = 50,表面看起来x=10,y=5,似乎x对z的贡献较大。那么x的微小变化和y的微小变化对z来说,哪一个贡献大呢?

    我们假设只有x变化时,△x = 0.1, 则z = (x + △x) * y = 10.1 * 5 = 50.5

    我们再假设只有y变化时,△y = 0.1, 则z = x * (y +△y) = 10 * 5.1 = 51

    50.5 < 51,说明y的微小变化对z的贡献比较大,这个从

    \[\frac{\partial{z}}{\partial{x}}=\frac{\partial{}}{\partial{x}}(x*y)=5 < \frac{\partial{z}}{\partial{y}}=\frac{\partial{}}{\partial{y}}(x*y)=10\]

    和这两个值的比较来看也可以证明。而△x和△y就可以理解为梯度值。

    同理,我们也可以得到图中各变量对w的偏导值:

    700062-20181112130300864-315272396.png

    从以上两图可以看出,反向微分保留了所有变量(包括中间变量)对结果z的影响。若z为误差函数,则对图进行一次计算,可以得到所有节点对z的影响,即梯度值,下一步就可以利用这些梯度值来更新w和b的权重。

    w的变化和b的变化,哪一个对z的变化贡献大?从图中还可以注意到:

    \[\frac{\partial{z}}{\partial{b}}=15\]
    \[\frac{\partial{z}}{\partial{w}}=10\]

    所以每次w和b的变化值是不相同的,b的变化会比w大一些,也就是每一步的跨度大一些,这个是与z = xy = (w2+b)*(b+1)这个算式相关的,并不代表神经网络中实际情况。

    反向传播的实际计算过程(单变量)

    还是用上面的例子,目前:

    • \(w = 3\)
    • \(b=4\)
    • \(x = w*2+b = 10\)
    • \(y = b+1 = 5\)
    • \(z = x*y=50\)

    假设我们最终的目的想让z = 60,只改变b的值,如何实现?
    答案就是偏导数:

    \[\frac{\partial{z}}{\partial{b}}=\frac{\Delta{z}}{\Delta{b}}=15\]

    目前z=50, 距离60相差10,所以我们令\(\Delta{z}=60-50=10\),则:

    \[ \frac{\Delta{z}}{\Delta{b}}=15=\frac{10}{\Delta{b}} \\ \]

    所以:

    \[\Delta{b} = 0.66667\]

    再带入式子中(顺便说一句,下面这个计算过程就叫做前向计算

    • \(w = 3\)
    • \(b=4+0.66667=4.66667\)
    • \(x = w*2+b = 10.66667\)
    • \(y = b+1 = 5.66667\)
    • \(z = x*y=10.66667*5.66667=60.4445\)

    一下子超过60了,咋办?再来一次(下面的过程就叫做反向传播):

    我们令\(\Delta{z}=60-60.4445=-0.4445\),则:

    \[ \frac{\Delta{z}}{\Delta{b}}=15=\frac{-0.4445}{\Delta{b}} \\ \]

    所以:

    \[\Delta{b} = -0.02963\]

    再带入式子中:

    • \(w = 3\)
    • \(b=4.66667-0.02963=4.63704\)
    • \(x = w*2+b = 10.63704\)
    • \(y = b+1 = 5.63704\)
    • \(z = x*y =10.63704*5.63704=59.96\)

    咦哈!59.96了!再迭代几次,应该可以近似等于60了,直到误差不大于0.00001时,我们就可以结束迭代了,对于计算机来说,这些运算的执行速度很快。

    有的同学会说了:这个问题不是用数学公式倒推求解一个二次方程,就能直接得到准确的b值吗?是的!但是我们是要说明机器学习的方法,机器并不会解二次方程,而且很多时候不是用二次方程就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而上例所示,是用机器所擅长的迭代计算的方法来不断逼近真实解,这就是机器学习的真谛!而且这种方法是普遍适用的。

    用二维平面函数说明梯度下降原理

    很多资料中会用下面这个图来说明梯度下降,但是都没有说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 为啥用这个看上去像\(y = x^2\)族的函数来说明梯度下降?
    2) 在最低点的左侧,梯度值是负数;在最低点的右侧,梯度值是正数。为什么说是“下降”?
    3) 为什么1—>2,2—>3等等的连线不是这条曲线的切线呢,而好像是弦线?

    700062-20181112130333989-2038991782.png

    为何用\(y = x^2\)函数?

    这是因为有一种损失函数的形式就是均方差,亦即:

    \[loss = \sum_{i}(a_i - y_i) ^ 2\]

    其中a是本次迭代的预测结果,y是样本中的真实结果。我们的目的就是在这个函数上求最小值,使loss最小,这样样本值和预测值就会非常非常接近,以便于我们以后预测不在样本中的真实数据。

    为什么说是“梯度下降”?

    “梯度下降”,刚接触这个词时,我总是往“降低难度”或“降低维度”方面去理解,因为有个“下降”的动词在里面。而实际上,“下降”在这里面的含义是“与导数相反的方向”的意思。

    我们假设上面这个图形的函数是\(y = (x-1)^2+0.001\),则\(y’_x = 2(x-1)\)

    • 在点B上,这个函数的切线(绿色)是指向下方的(Y轴方向),所以是个负数:假设\(X_B\) = 0.1, 则\(y’ = 2*(0.1-1) = -1.8\)
    • 在F点上,切线(绿色)向上:假设\(X_F\) = 1.5, 则\(y’ = 2*(1.5-1) = 1\),是个正数。

    而在标准的权重更新公式里:

    \[w = w – η*\Delta{w}\]
    \[b = b – η*\Delta{b}\]

    可以看到无论是w还是b,都是用上一次的权重值减去步长\(\times\)梯度。注意,我们在上一个例子中,是用b直接加减\(\Delta{b}\)的,并没有用到η,或者说η=1。这样的问题就是步长可能过大,一下子就跳过了极值点。

    • 当梯度(y')是正数时,即点F的位置,\(x = x - η*1\),切线向上,x值会变小,权重值会从右侧向x=1靠近;
    • 当梯度(y')是负数时,亦即点B的位置,切线向下,x值会变大\(x = x - η*(-1.8) = x + η*1.8\),最终运算结果变成了加法,与切线方向相反,权重值会从左侧向x=1靠近。

    所以总体上看,无论x在极值的左侧还是右侧,都会向中间(坡底)靠拢,确实是“下降”了。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接触到了第一个神经网络中的超参η,即步长值,这个值对于神经网络训练非常重要,决定了训练时间的长短,它的取值一般是从0.1到0.0001,自己选择。

    曲线和弦线的关系?

    700062-20181112130354316-1893101061.png

    1. 我们先知道了A点的切线的方向,亦即黄色的线,但是不知道长度
    2. 我们有步长值η,以及梯度下降公式\(X_1 = X_0 – η * dx\)
    3. 因为\(y'_x的导数dx = 2(X-1), η = 0.1, X_0 = 0.2, 于是有X_1 = X_0–0.1*2(X_0-1) = 0.36\),这就等同于我们知道了切线的长度,亦即绿色的线的长度和方向都确定了
    4. 然后我们可以画出红色的线(亦即弦线)

    所以,弦线在这里面没啥用途,只是表示一个迭代跳跃的动作而已。实际的变化值已经由绿色的线定义好了。

    参考资料

    • http://colah.github.io/posts/2015-08-Backprop/

    全套教程请点击:微软 AI 开发教程

    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