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博文首页 > 高考计算机志愿扫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我该

    高考计算机志愿扫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我该

    作者:[db:作者] 时间:2021-07-03 16:08

    选专业这件事,我纠结过、烦恼过,甚至在读之后有一点点后悔过。决定来分享一点点小经验,扫扫盲。

    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互联网上多简称 CS,在本科阶段包含的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数字媒体技术等众多专业,被认为就业前景好,市场有需求,甚至人工智能被认为可能引发下一次科技革命。

    中学阶段,将肉眼可数的课本掘地三尺,狠挖应试技巧。然而,我亲爱的朋友们,自高考之后的那天起,可千万不要将会读书会做题作为唯一的能力了。

    在你们人生今后的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推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研)、申请国外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求职的道路上,它们的模式基本都可以认为是“申请-考核/考试”的模式,考试的作用将再不会有高考那样重要。

    而高考与它们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高考是“统考-申请”的模式。因为考试准备的成本巨大,显得考试尤为重要。但是,考试第一关、志愿第二关,全面地看,考试仅仅是录取中的一个环节。高考填志愿甚至比提升有限的高考分数更加重要。也就是一定程度上,「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一个自己还有点兴趣的专业,或许会让你在未来艰辛的求学/求职道路上坚持得更久。

    大类招生

    如果你很有意愿报考 CS,请一定先了解:

    • 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A/B 类的计算机学院(可能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等等)和软件学院有什么不同
    • CS 是否按大类招生,应该不少院校早已进入这一招生方式
    • 进入大类之后是不分这两个学院在大二分流,还是区分学院分流
    • 分流之后可选的专业有哪些?
    • 如果选择了非 CS 专业,转专业困难吗?

    抄百度百科,大类招生:

    大类招生的全称应该是按学科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

    大类招生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避免入学前盲目地选专业。如果以上这些问题,对于目标院校你在网上也没有找到很好的相关信息,可以致电招生办,或到当地高中参加招生宣传活动询问一下。


    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

    笔者今年本科刚刚毕业,说实话大二的时候我就发现似乎有点后悔选择软件学院的大类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大概是,高考后一心想当程序员,后来发现这不太符合我的期望。简而言之,笔者理解的计科的培养目标偏向科学家,而软工的培养目标偏向工程师,即使毕业生的去向不一定如此,但硬要说二者在职责上的区分,笔者只能如此理解。

    所以,我亲爱的朋友,请不要觉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等选择完全无所谓,请你至少查一下目标院校的培养计划。培养计划是学校为本科生制定的课程/实习实训方案,包括课程结构/课群设置/课程时长与学分/成绩评定等相关计划,在本科就读过程中可能被学校多次修改(划掉)。

    似乎并不是每个学校都会在其 CS 院系的官网公开培养方案,这里贴一个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为各专业指定的细分培养方案为供大家参考:

    2018级本科生培养方案(2019年5月修订)-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cs.pku.edu.cn

    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是有细分差异的,更重要的是可能录取条件和难度并不在同一台阶。据我所知,志愿中一所学校填在后面的专业比填在前面的专业会有一些“惩罚分”,称为分数级差。因此如果你想在一所学校填多个 CS 相关专业,也需要至少考虑一下顺序。


    了解专业实力

    大学/专业排行榜,网上多如牛毛。在此谈谈笔者认为的能够一定程度,相对客观衡量 CS 专业实力的评价指标。需要注意的是,从学科上看,国际上并不区分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两个学科,因此查看国际高校/专业排名时应该只有计算机一项。

    “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_中国教育在线?daxue.eol.cn efa57bcd52af4ae08e18ee5a08332905.pngcs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