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Linux内核中__pa宏的工作机制,它是如何实现虚拟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的转换的,以及这一机制在ARM64架构下的具体实现细节
一、引言 在操作系统中,内存管理是一个核心功能
现代操作系统通常采用虚拟内存技术,将物理内存抽象成一个更大的、连续的地址空间,即虚拟内存
虚拟内存不仅提高了内存的利用率,还提供了内存保护机制,防止程序间的相互干扰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系统需要将虚拟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以便直接访问硬件资源或进行底层操作
Linux内核中的__pa宏正是用于这一目的
二、__pa宏的定义与工作原理 在ARM64架构的Linux内核中,__pa(x)是一个宏,用于将虚拟地址x转换为物理地址
这个宏的定义位于`arch/arm64/include/asm/memory.h`文件中
让我们逐步展开其工作原理
1.__pa宏的展开 首先,__pa(x)宏被展开为`__virt_to_phys((unsignedlong)(x))`
这里,`__virt_to_phys`是一个中间宏,用于处理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
2.__virt_to_phys宏的展开 在没有开启调试配置(`CONFIG_DEBUG_VIRTUAL=n`)的情况下,`__virt_to_phys`宏进一步被展开为`__virt_to_phys_nodebug(x)`
这个宏是转换过程的核心部分
3.__virt_to_phys_nodebug宏的实现 `__virt_to_phys_nodebug`宏的定义同样位于`arch/arm64/include/asm/memory.h`文件中
它的实现相对复杂,涉及多个步骤和条件判断
define__virt_to_phys_nodebug(x)({ phys_addr_t__x= (phys_addr_t)(__tag_reset(x)); __is_lm_address(__x)? __lm_to_phys(__x): __kimg_to_phys(__x); }) 这里,`__tag_reset(x)`宏用于去除虚拟地址中的tag(如果有的话),将其还原为真正可用的虚拟地址
接着,`__is_lm_address(__x)`宏判断该虚拟地址是否处于线性映射区域
如果是,则调用`__lm_to_phys(__x)`进行转换;如果不是,则调用`__kimg_to_phys(__x)`
三、线性映射区域的地址转换 在ARM64架构中,虚拟地址空间通常被划分为多个区域,包括线性映射区域、内核镜像区域等
线性映射区域是内核虚拟地址空间中的一个特定区域,其中的虚拟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1. 线性映射区域的定义 在ARM64架构中,线性映射区域的定义取决于虚拟地址的配置
例如,在典型的48位虚拟地址配置(`CONFIG_ARM64_VA_BITS=48`)下,线性映射区域的范围是【0xFFFF000000000000, 0xFFFF800000000000)
2.__lm_to_phys宏的实现 对于线性映射区域的虚拟地址,`__lm_to_phys`宏将其转换为物理地址
这个宏的定义如下: define__lm_to_phys(addr) (((addr) - PAGE_OFFSET) +PHYS_OFFSET) 其中,`PAGE_OFFSET`是线性区域虚拟地址相对物理地址的偏移量,`PHYS_OFFSET`是系统中物理地址的起始地址
在48位虚拟地址配置下,`PAGE_OFFSET`和`PHYS_OFFSET`的值分别为0xFFFF000000000000和0(假设物理地址从0开始)
因此,线性区域的虚拟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相差`PAGE_OFFSET`
3. 线性映射关系的确定 线性映射关系的确定是在内核初始化期间完成的
具体来说,在`map_mem`函数中,内核会根据物理内存的布局和配置来确定线性映射关系
这个函数定义在`arch/arm64/mm/mmu.c`文件中
四、内核镜像区域的地址转换 除了线性映射区域外,内核镜像区域也是虚拟地址空间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包含了内核代码和数据等关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