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CentOS 7及更高版本中,Firewalld成为了默认的防火墙管理工具,取代了传统的iptables
Firewalld不仅继承了iptables的功能,还通过引入区域(zone)的概念和动态更新规则的能力,使得防火墙配置更加直观和灵活
本文将深入探讨Linux Firewalld的配置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强大的工具
一、Firewalld概述 Firewalld是Red Hat公司开发的动态防火墙管理工具,旨在提供比iptables更直观和易于管理的界面
Firewalld不仅支持命令行接口(CLI),还提供了图形用户界面(GUI)和D-Bus接口,方便用户和管理员进行配置
它工作在网络层,主要功能是管理网络连接和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相较于iptables,Firewalld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1.动态更新:Firewalld支持在运行时更改配置,而无需重新加载所有规则,从而保持现有连接的稳定性
2.区域管理:Firewalld引入了区域的概念,通过定义不同区域的安全策略来简化配置过程
3.丰富的配置接口:除了命令行工具,Firewalld还提供了图形界面和D-Bus接口,降低了配置难度
二、Firewalld区域概念 Firewalld防火墙为了简化管理和提高灵活性,引入了区域(zone)的概念
区域是一组预定义的防火墙规则集,用于决定如何处理通过特定网络接口或源自特定IP地址的数据包
Firewalld防火墙预定义了九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默认规则: 1.trusted(信任区域):允许所有的传入流量,不进行任何限制
2.public(公共区域):默认用于新添加的网络接口,允许SSH和DHCPv6客户端的流量,其余均拒绝
3.external(外部区域):类似于公共区域,但增加了对传出流量的地址伪装功能,适用于路由器外部网络
4.home(家庭区域):允许SSH、mDNS、Samba客户端和DHCPv6客户端的流量,其余均拒绝
5.internal(内部区域):默认规则与家庭区域相同,适用于受信任的内部网络
6.work(工作区域):允许SSH和DHCPv6客户端的流量,其余均拒绝,适用于工作环境
7.dmz(隔离区域/非军事区域):仅允许SSH流量,适用于需要较高安全隔离的环境
8.block(限制区域):拒绝所有传入流量,但会发送ICMP错误响应
9.drop(丢弃区域):丢弃所有传入流量,不发送任何响应,适用于需要极高隐蔽性的场景
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网络环境,配置和调整区域及其规则,以实现最佳的安全策略
三、Firewalld数据包处理流程 对于进入系统的数据包,Firewalld会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1.检查源地址:Firewalld会首先检查数据包的源IP地址
如果源地址已经关联到特定的区域(即源地址或接口已明确绑定到某个区域),则直接应用该区域的规则
2.检查网络接口:如果源地址未关联到特定的区域,Firewalld会接着检查数据包传入的网络接口
如果网络接口已绑定到某个区域,则应用该区域的规则
3.使用默认区域:如果源地址和网络接口都未关联到特定的区域,Firewalld将使用默认区域(默认情况下为public区域)的规则来处理数据包
这一流程确保了无论数据包来自何处,Firewalld都能根据相应的规则集进行处理,从而提供灵活且强大的网络保护
四、Firewalld配置方法 Firewalld的配置可以通过命令行工具、图形用户界面或直接编辑配置文件来完成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配置方法: 1. 使用firewall-cmd命令行工具 `firewall-cmd`是Firewalld的主要命令行工具,通过它可以管理和配置Firewalld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firewall-cmd`命令选项: 查询与设置默认区域: bash firewall-cmd --get-default-zone 获取默认的区域名称 firewall-cmd --set-default-zone=public 设置默认区域为public 查看区域信息: bash firewall-cmd --list-all-zones 列出所有区域及其规则 firewall-cmd --zone=public --list-all 列出public区域的所有规则 管理接口与区域绑定: bash firewall-cmd --zone=public --change-interface=eth0 将eth0接口分配到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