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一篇名为《估值175亿的马蜂窝竟是一座僵尸和水军构成的鬼城》的爆文刷爆了朋友圈。文中提到马蜂窝2100万条“真实点评”中有1800万条是从点评和携程等竞争对手那里抄袭过来的。事件发酵之后,首发自媒体并没有偃旗息鼓,次日又再次整理数据抛出,质疑马蜂窝点评、游记、问答三大内容板块被水军和爬虫霸占。
马蜂窝今日也发布声明,称对全站游记、攻略、嗡嗡(旅行故事)、问答、点评等数据进行了核查,并对涉嫌虚假的信息展开查处。最开始的马蜂窝并不是商业项目,而是一个旅游爱好者的交流平台。商业化尝试之后也依然将内容服务放在首位,旨在成为全球旅游消费指南。原创内容可以说是马蜂窝的立身之本,这次的抄袭风波或将影响消费者对马蜂窝的信任。
到底是谁捅了马蜂窝?
网络水军和爬虫并不是首次进入大众视线,但多次曝光却屡禁不绝,说是行业潜规则也不为过,偏偏就马蜂窝中招了。看到这里不免就要阴谋论了,有人揭黑打压确实有可能,就连马蜂窝也表示已被查证有组织攻击,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还有一种可能是有人“养号”,这样的“搬运工”并不少,微信微博等大热的平台都有。所以有些号忽男忽女,一会在广州一会在北京的现象就能被解释。英文翻译为中文自带前缀的问题显然是机器操作,也有可能是“搬运工”团队非法爬取数据。如此也只能说马蜂窝的“防火墙”和“巡查队”不完善,监管不力。当然,马蜂窝自己为了平台数据,虚假操控也不是不可能。毕竟,互联网公司有几个数据是真的?
捅了马蜂窝后果不堪设想,既然已经放上台面,数据造假的问题或许就会像鞭炮一样,一串的响儿。不少网友都表示是时候扒一扒其他热门平台了,且看如今哪个平台在瑟瑟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