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这个微信、QQ两大产品坐镇的时代,其他巨头仍要向校园社交布局?
百度上线“听筒”,之前阿里巴巴重启来往推出“Real如我”,再早时候,京东数科测试梨喔喔,字节跳动投资Summer,加上企图“王者归来”的人人,巨头和曾经的巨头,不约而同,都把目光放在了校园社交上。
象牙塔中的平静之地,再次成为互联网搏斗的战场。然而,除了多年之前人人网在校园称霸,定位于校园社交而能够大火的产品再没出现。这一次各方势力一起出手,能斩获怎样的成绩,还得存疑。
六年前,阿里力推来往,发力社交。即便马云亲自上阵,仍然不见效果。近年来强势崛起的字节跳动,以今日头条和抖音给腾讯造成压力,但就社交本身而言,无论是抖音还是年初发布的多闪,仍无法与微信、QQ相抗衡。既然吃力不讨好,为什么还要大力去做?答案的关键,或许在“校园”二字。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中经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端,长期执教《互联网经济》,在她看来,几大网络巨头不约而同推出校园社交类产品并非偶然。
陈端进一步指出,大学生作为喜欢尝试新事物的群体,尽管消费能力有一定天花板,但在数码硬件和数字化应用软件领域一直是“种子”型用户,可以作为一些新生应用投入大规模商用推广前的测试人群。“这是校园社交产品为巨头们提供的战略价值。从目前巨头们推出的产品看,也都是围绕自身的优势积累分别推出差异化的功能并服务于整体战略布局,如阿里的Real如我引入刷脸识别,百度听筒引入地图社交等。”
展望校园社交的未来,微信和QQ无法绕开。
大一新生宇航和大四生申玉都向新浪科技表示,自己和身边同学用的最多的社交软件就是QQ和微信,此外很少用其他聊天交友产品。只不过宇航因为QQ便于发送文件和群消息通知,所以用微信较少。而申玉因为要和老师、打印店老板等更多的“大人们”交流,平常用微信更多。
当然,微信和QQ并未覆盖所有需求,在陈端看来,校园App如果想要形成比较好的用户黏性和发展可持续性,可以考虑与校方合作,成为学校信息化管理的载体平台,“但要同时打通这么多家高校的官方渠道,相比于从学生市场端直接切入而言,也是巨大的挑战。”
校园社交引来巨头纷纷押注,但前路望去,仍然坎坷。